8月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環境執法“成績單”: 截至6月底,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在固定源方面共立案處罰8438.13萬元;對重型柴油車立案處罰429.7萬元;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立案處罰499.5萬元。三項處罰總計9367.33萬元,將近1億元。
同一時間發布的16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中,開出的罰單最高已達35萬元,更有多起案件被移至公安部門,或已立案偵查,或相關責任人被刑拘。
中外涂料網注意到,今年4月,因將含有染料、涂料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HW12)的生產廢水經暗管排放至滲井,北京綠美康涂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被生態環境部門認定涉嫌環境污染犯罪。
之后,通州區生態環境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有關規定,依法將該案件移送至區公安部門,目前相關責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該案件成為北京市曝光的上半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中性質較為惡劣的一起。
當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曝光了上半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16起,其中固定污染源環境違法典型案例4類10起,移動污染源環境違法典型案例3類共6起。全市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457起,其中查封扣押430起;限產、停產1起;聯合“環保警察”辦理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21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5起。